一、注意马来西亚的气候特点
马来西亚属热带海洋性气候,终年炎热多雨。一年中似乎只有夏天一个季节,早晚温差还是有的,年平均的温度是:白天三十摄氏度以上.夜晚二十度以下。在每年年初,1-2月才是雨季,每天下午3,4点中都要有场阵雨,有时会很大。
平时早晚的温差也不是特别大,天气潮湿闷热为主,北方人可能去了不是很适应那样的天气,但是时间长了就习惯了,而且不会觉得不舒服,毕竟有海风的,空气还是很舒服的。
在这样的天气下,首先,就是要注意防暑防晒,准备一些防晒霜,防暑药品等,着装上面如果对于紫外线比较敏感,就要准备好防晒衣等等。
其次,也要准备可涂抹防虫药物,亦穿轻薄透气的长裤长衫,防止蚊虫叮咬,否则,患上疟疾和登革热的机会相对较高。
最后,就要注意的是雨季,对于雨季的潮湿闷热,除了要在雨季准备好雨衣和雨伞,也要注意身体的平衡,因为这样的气候体内会淤积湿气,可以准备一些祛湿调理的药品。
二、注意马来西亚的风俗习惯
在马来西亚,路人相遇都行合十礼,同时用阿拉伯语念“真主保佑,一路平安。”但商务活动中,男人之间多行握手礼,男女之间很少握手。
马来西亚忌讳用食指指人或者指示方向,并认为左手不干净,打招呼、握手、馈赠礼品或接物时不可用左手。
马来西亚人忌讳别人触摸自己的头部和背部,认为是一种侮辱的行为。
马来西亚人喜欢绿色,忌讳黄色,忌讳的数字是0、4、13。
马来西亚忌食狗肉、猪肉,忌讳使用猪皮革制品,忌讳谈猪、狗的话题,极爱猫。
马来西亚是禁酒的,因此在用餐时不用酒招待客人。
马来西亚人还有佩戴短剑的习惯。在他们眼里,佩戴短剑是一种力量、智慧、勇敢、和吉祥的象征。
等等,有关于马来西亚的地域习惯,可以自行搜索,是为了更好地融入当地,也可以在关键时候避免不必要的尴尬。
三、注意马来西亚的宗教信仰
马来西亚是个以农立国的民族,因此维持着许多原始信仰,特别是各民族浓厚的宗教色彩。其宗教融合了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其中以印度教影响尤为深远。由于多民族的长期共同生活,形成一种多元的文化特色。
马来人信仰伊斯兰教。由于马来人在政治上势力很大,伊斯兰教也成为马来西亚的国教,全国各地的主要清真寺无不雄伟壮丽。除伊斯兰教以外,马来人还保留着原始宗教,。可以说马来人的社会组织是由伊斯兰教规范和传统习惯二者合一共同维系的。
住在马来西亚的华人的宗教是佛教和道教。有代表性的佛教寺院有吉隆坡的观音寺、三宝洞、霹坜洞;马六甲的青云寺;槟榔屿的极乐寺、白云寺等。佛道混合是这些寺院的特征,一个寺院里往往同时供奉着福德正神、玉皇大帝和释迦牟尼、观音菩萨。
马来西亚的印度人多为印度南部的泰米尔族,其代表性的宗教是印度教。这是印度人特有的宗教。印度教的特点是一无教祖,二无教会组织,三无至高无上的经典,人们崇拜村镇神、家族神和个人神三种神氏。
这样多元文化和多种宗教融合的国家,一定要注意不同宗教的文化和信仰,以及忌讳的地方,以免无意冒犯,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四、注意马来西亚的治安管理
马来西亚治安情况相对而言较为安全,但近年来社会不靖,治安情况有下降之势。马政府对此十分重视,正在加强治理,但距社会安宁,出行无忧尚有时日。
因此,中国公民来马应注意自我保护,妥善看管个人财物和重要证件,勿在公共场合展露钱财,以防不测。